:::
:::
2025.10.22

以行走、聲音與影像交織出的感知之旅,來自奧地利聲音藝術家弗洛里安・金德林格(Florian Kindlinger)駐村個展《窗映臺南:浮遊人文》(derive—Anthropic Windows: Tainan)自10月22日起於蕭壠文化園區A4-1館展出,由文化局專門委員方敏華、藝術村顧問陳明惠教授、多位議員服務處代表及蕭壠駐村藝術家王盈之皆親臨開幕現場。

方專門委員敏華致詞中說,蕭壠文化園區由糖、鹽和蕭壠香三種氣味共同構成其獨特風貌。藝術家 Florian Kindlinger 在穿梭蕭壠與佳里市區時,捕捉了在地氛圍,並將其轉化。他於展場中的多媒體錄像,即巧妙融合了蕭壠糖鐵的意象,藉此引導觀眾進入作品。我們誠摯歡迎藝術家未來能重返臺南,繼續在地創作。

陳教授明惠表示,蕭壠文化園區長期與奧地利薩爾茲堡文化廳攜手,每年推薦來臺的藝術家皆卓然有成。對這些國際藝術創作者而言,蕭壠尋常的生活場景,正是他們眼中的詩意非日常。藝術家們以超聲波麥克風捕捉聲景、結合新媒體影像,讓作品與糖廠倉庫百年木造結構的光影變化及環繞聲響共振對話。這般結合呈現出既震撼又充滿力量的獨特視角,總能帶給觀者耳目一新的體驗。

弗洛里安來自奧地利,是自由聲音藝術家、聲音工程師與講師,擁有文化理論博士學位,長年以場域為基礎創作,融合聲音裝置、聲音雕塑、錄音、現場聲響,以及動態與靜態影像,探索聽覺感知與聲音環境的創造潛能。本次駐村期間,他深入佳里與蕭壠文化園區,以步行作為方法,將觀察、聆聽與體驗轉化為藝術語彙,描繪城市在聲音中的形貌。而臺南佳里與蕭壠文化園區的街道聲響、窗外鳥鳴、夜間蝙蝠飛掠的微光與霓虹閃爍的招牌……在藝術家弗洛里安眼中,這些日常景象都是城市的呼吸與脈動。

作品的起點,是「行走」這一單純動作。初抵臺灣時,弗洛里安白天休息、夜間出門,以腳步丈量城市節奏。他以超音波麥克風捕捉人耳無法聽見的聲音——微弱的回聲、瞬息的震動、隱秘的頻率——再將其轉換為可感知的聲響。影像則凝視城市光影與行人流動,記錄蝙蝠夜行的軌跡,透過抽象化的節奏與色彩,呈現時間的流動與空間的呼吸。

文化局表示,本展透過駐村藝術家與在地場域的對話,讓國際創作者以外來視角重新詮釋臺南的聲音風景,開啟城市文化的新想像。民眾可於展覽現場細細體會臺南日常中被忽略的聲響與紋理,發現熟悉場景中潛藏的全新節奏。《窗映臺南:浮遊人文》邀請觀眾不只是觀看,更以感官與步伐一同進入作品,隨著藝術家的聽覺與視覺節奏,感受城市中熟悉與陌生交錯的層次。每個聲音、每段光影都成為記憶的錨點,構築出可見與不可見、可聽與未可聽之間的張力。這不僅是一場展覽,更是一段共感的感知旅程,將初來異地的疏離與驚奇轉化為普遍的人文經驗。

  《窗映臺南:浮遊人文》即日起至2026年2月28日於蕭壠文化園區A4-1館展出,開放時間為每週三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,免費入場。更多資訊請至蕭壠文化園區官方網站及臉書粉絲專頁查詢。

S__13082641_0
S__13082646_0
S__13082657_0
S__13082658_0
S__13082668_0
S__13082671_0
回到網頁最上方